“不负如来不负卿”的整句及其含义
“不负如来不负卿”这句诗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,其完整的句子是“曾虑多情损梵行,入山又恐别倾城。世间安得双全法,不负如来不负卿。”
仓央嘉措作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,他的诗歌情感真挚,充满了对爱情与佛法的思考和挣扎。这句“不负如来不负卿”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。
“曾虑多情损梵行”,表明了他曾经担忧过多的情感会损害自己修行佛法的道路。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,佛法的修行需要专注和清心寡欲,而情感往往会带来诸多干扰和诱惑。
“入山又恐别倾城”,则体现了他对于尘世爱情的留恋。即便想要归隐山林专心修行,却又害怕就此与心爱的人分别,这种不舍和牵挂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爱情面前的脆弱和无奈。
“世间安得双全法”,是他深深的感慨和疑问。在这世间,哪里能够找到一种完美的方法,既能遵循佛法的教诲,又能不辜负心爱的人。这种对两全其美的渴望,反映了现实中常常存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。
而“不负如来不负卿”,成为了这句诗的核心与高潮。它表达了仓央嘉措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愿望,希望能够在佛法和爱情之间找到平衡,既不违背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,又能够坚守对爱情的承诺和执着。
这句诗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,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——在理想与现实、责任与情感之间的抉择。很多时候,我们也会像仓央嘉措一样,面临着两难的境地,渴望能够找到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,实现鱼与熊掌兼得。
在现代社会,人们同样会在事业与家庭、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徘徊。如何在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事物中找到平衡,如何做到既不辜负自己的理想,又不辜负身边人的期待,是一个永恒的课题。
仓央嘉措的这句诗,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,穿越了时空的限制,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,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抉择时,多一份思考和感悟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